東南十省混凝土技術交流會圓滿結束
由東南10省市硅酸鹽學會、江蘇省土木建筑學會和江蘇省建筑鋼結構混凝土協(xié)會聯(lián)合主辦,南通市建設混凝土有限公司承辦的“東南10省市混凝土技術交流會暨江蘇省第六屆混凝土新技術研討會”于2008年6月28—29日在南通市隆重召開。
中國工程院院士唐明述,江蘇省建設廳副廳長顧小平,江蘇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副局長汪士和,南通市建設局局長陳本高,中國硅酸鹽學會副秘書長劉捷,第九、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繆昌文,江蘇省建筑鋼結構混凝土協(xié)會會長顧炎晴、常務副會長劉加平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并在主席臺就座。江蘇、上海、浙江、安徽、山東、廣東、云南等省市硅酸鹽學會的會長或秘書長,江蘇省建筑鋼結構混凝土協(xié)會的正副會長、秘書長以及全省各相關協(xié)會、各市、縣混凝土協(xié)會(分會、專業(yè)委員會)的領導出席了會議;東南10省市部分混凝土企業(yè)和江蘇省150多家混凝土企業(yè)的主要領導或技術負責人及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有關專家和領導出席了會議;主要混凝土機械設備參展單位——中聯(lián)重科總裁殷正富,三一重工混凝土機械銷售公司總經(jīng)理周萬春以及普茨邁斯特上海公司、徐州同一、北方奔馳、南京亞士德科技等單位的有關領導共346人參加了此次大會。南通日報、南通電視臺、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wǎng)等媒體記者到會進行了采訪。南通日報、南通電視臺還專門對唐明述院士和繆昌文院長進行了專訪。
此次會議的主題是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應用技術的交流和研討以及最新一代混凝土施工機械設備(含電子產品)的展示,它集中代表了江蘇及東南10省市混凝土領域最新科技成果和最新研發(fā)動態(tài)以及混凝土生產、施工的裝備水平,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江蘇省建設廳副廳長顧小平利用從四川賑災第一線回江蘇開會的間隙,專程到南通參加此次會議,并結合賑災工作的親身感受,對從事混凝土技術研發(fā)和生產的與會代表提出了具體意見和要求。江蘇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副局長汪士和,南通市建設局局長陳本高分別結合省、市建設工程及行業(yè)的發(fā)展,闡述了混凝土技術及其工程材料在經(jīng)濟建設、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對混凝土生產企業(yè)提出了明確、具體的指導性意見;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繆昌文介紹了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應用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對混凝土技術的發(fā)展方向作了前瞻性的分析。(以上另發(fā))中國工程院院士唐明述應邀到會作《提高建材性能、改進施工措施、提高抗震能力》、《節(jié)能減排應重視提高基建工程壽命》的主題演講。他用大量的數(shù)據(jù)和工程實例言簡意賅的闡述了演講主題,得到與會專家、各級領導和代表的一致贊譽。
大會在第一天上午組織全體與會代表參觀了混凝土等大型機械產品的演示,聽取了中聯(lián)重科、三一重工、普茨邁斯特上海公司等混凝土機械研發(fā)、制造單位的現(xiàn)場介紹。這些新產品無論在環(huán)保、節(jié)能,還是在施工技術水平等方面都代表了當今世界的先進水平,并已在江蘇及周邊省市得到廣泛使用。
大會共安排了13位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及混凝土企業(yè)的技術專家在會上進行了專題交流發(fā)言。內容涉及中低強混凝土高性能化的研究,高性能減水劑在各種混凝土中的應用理論、工程實踐,纖維素纖維混凝土、海工高性能混凝土、人防工程混凝土、各種復合摻合料配制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及其應用成果等,內容廣泛且專業(yè)性強,其核心是:如何使混凝土高性能,工程高壽命。凡參加聽會的代表無不感到深受啟發(fā)。
此次會議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參觀世界最大跨徑的斜拉橋—蘇通大橋和大橋博物館,聽取江蘇省蘇通大橋建設指揮部吳壽昌總工程師對大橋的系統(tǒng)介紹。在各種展臺和模擬計算機前,吳壽昌總工程師重點介紹了大橋的建設概況和主要研究成果,現(xiàn)場模擬演示了大橋深水群樁基礎施工、大跨鋼箱梁架設、長索制作架設等關健施工技術情況,使每一個到會者大開眼界。
這次大會共收到論文87篇,經(jīng)過篩選,有78篇被收入大會的論文集。其中有50篇在《混凝土與水泥制品》雜志發(fā)表,28篇在《江蘇混凝土》發(fā)表。
南通市建設混凝土有限公司作為承辦單位,為大會提供了全面、周到的安排,為大會的成功召開作出了重要貢獻。為此,到會的各界代表對大會的內容、安排、接待等方面的工作都給予了較高評價。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wǎng)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