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亞洲第一鉆”出征烏江特大橋
在貴州思南縣烏江特大橋的施工工地上,北京樁機自主研發(fā)的亞洲首臺最大旋挖鉆機SR460一戰(zhàn)驚人,最快成樁速度達23小時/孔,贏得了客戶與施工單位的高度評價。
SR460首次施工的項目——烏江特大橋,位于思南縣境內,是杭瑞高速公路大思段的重要控制性工程。該橋橋梁全長1510米,為5跨連續(xù)鋼構,主跨長816米,是目前烏江干流上最大的跨江大橋。SR460承擔著10根直徑2.5米、深50米的樁工任務。
施工前期,根據北京樁機工法研究院的實地勘察,項目工程在地質構造上,0—4米為回填土,4米以下為紅色和灰色兩類地層交互構成的灰?guī)r,硬度強,鉆孔難度大。北京樁機共派10余名工法及服務工程師趕赴施工現場,為客戶施工提供全程服務。
4月19日晚上8點,在第二根樁的施工過程中,設備鉆到48米時發(fā)現鉆桿回轉無阻力,經檢查發(fā)現第六節(jié)鉆桿外鍵被擰斷。服務工程師連夜對機器進行維修?!拔液芨袆??!笨蛻羿嵐廨x表示,由于是第一次使用三一的旋挖鉆機,設備機手還沒到位,北京樁機安排了專業(yè)的操作手幫忙打樁, 并解決了所有的問題。
據現場服務工程師韓魯生、杜海軍介紹,通過改造及調整成孔工序,鉆機成孔效率大大提高。第一根樁成樁時間為69小時/孔,在摸清了地質情況并積累施工經驗后,平均成樁速度為40小時/孔,某些區(qū)域成樁速度達到23小時/孔,目前已經打了7根樁。
據了解,在貴州等西部地區(qū),由于交通不便,大型機器運輸困難,這里的大部分樁基礎工程都是使用人工或是沖擊鉆挖孔,成樁時間為1個月至3個半月。人工挖孔風險較大,使用沖擊鉆每成一個樁需花費電費2.4-8.4萬元,若使用旋挖鉆機,每根樁消耗柴油費用不到2萬元,同時節(jié)省混凝土方面的經費約2萬元。
“項目部要求樁基礎施工的成樁速度為3天/樁,而目前設備2天/樁的施工速度,大大超過了我們的預期?!表椖渴┕し街需F大橋局負責人對三一設備表示贊賞。
SR460作為亞洲最大的旋挖鉆機,其鉆孔直徑3.5m,最大鉆孔深度達120m,最大輸出扭矩為460KN.M,已超過世界大型旋挖鉆機標桿產品?!霸谥袊拇笮托阢@市場中,國外品牌一直處于壟斷地位。北京樁機完全依靠自主研發(fā)完成SR460的設計制造,打破了國外大型裝備獨占市場的格局?!北本稒C總經理伏衛(wèi)忠表示。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