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耐久性問題出在水泥細度上
當看到這張古羅馬斗獸場的照片時,應該很多人會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這些古代建筑可以千年屹立不倒,而我們今天卻常見建筑、橋梁結構開裂、倒塌,竟然如此不堪呢?
當然,這可以用概率來解釋,畢竟古代建筑中絕大多數(shù)是無法存留到今天被我們瞻仰的,留下來的精品建筑只是極少數(shù),這個數(shù)量應該比今天建造的優(yōu)秀建筑少很多,只是我們都無法見證它們一千年后是否還會保持老樣子。
然而,這個理由顯然不夠。
那如果讓“荷載”來背這個鍋呢,似乎更合理一些。尤其是我國,橋梁建設如此高歌猛進卻依然趕不上物流大貨車的需要,導致公路橋梁服役二三十年就滿目瘡痍。然而這也有點問題,畢竟還有為數(shù)不少的建筑物并非經(jīng)常處于超載狀態(tài),還不是一樣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耐久性問題。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P.K.Mehta教授,享譽世界的混凝土材料專家,給我們指出了另一條思路:問題出在水泥上。
中國工程人的一個偉大創(chuàng)造,就是這個“砼”字,完美地給出了混凝土的解釋:人工石,即用以水泥為核心的膠凝材料,把一些碎石“粘接”起來,形成在外觀上滿足工程的各種需要,在受力上就像一塊完整的大石頭那樣堅挺。按照這樣的思路,那些經(jīng)典的古建筑同樣是由石材+膠凝材料建成的。其中,作為骨料的碎石,任何一塊都具有上億的年齡,千年的跨度對其來說不足以形成物理性能方面的巨大差異,而波特蘭水泥的發(fā)明至今還不到兩百年的時間,因此膠凝材料的差異可能就是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之一。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P.K.Mehta教授,享譽世界的混凝土材料專家,他在《Building durable structures in the 21st century》一文的開頭就提出在21世紀我們面臨的一個大問題:how to build concrete structures that are environmentally more sustainable?
他的這篇綜述,以時間為線,以縱觀一個世紀的視角來看待混凝土耐久性問題,并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現(xiàn)象:
1930年前并不存在混凝土耐久性問題,這是近年來才有的事兒。
他提到,1944年,美國公路局對加州等地的混凝土結構展開大調查,目的是要查明為什么西部州混凝土橋梁這樣迅速破壞。調查涉及200座橋梁,服役時間3~30年不等。結果顯示:1930年之前建造的橋梁67%完好,而1930年后的完好橋梁只有27%完好。
由于檢測的橋梁雖然時間跨度大,但在這幾十年中,施工技術并沒有變化。因此認為造成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應該出在材料,也就是水泥上。1930年前,波特蘭水泥采用的是粗磨工藝,這有許多缺點,如強度非常低、比表面積小,約為1100 cm2/g,C3S的含量不超過30%。用這樣的水泥制成的混凝土,其結構退化主要體現(xiàn)在破碎(如強度不夠,或凍融循環(huán)導致的破碎)、結構漏水(混凝土密實度不夠造成的抗?jié)B性不高)等,沒有與裂縫相關的退化被報道。而1930年以后,水泥生產(chǎn)工藝得以改善,水泥的細度變得更細——調查認為恰恰是細度出的問題,并建議并提出細度超過1800cm2/g范圍則會影響耐久性。
1950年后,混凝土施工有了大進展,包括預制混凝土、泵送施工、以及插入式振搗器對混凝土工作性的要求提高——對流動性的要求在1970年出現(xiàn)減水劑之前是通過提高用水量來實現(xiàn)的。
有了更先進的施工工藝,人們就希望可以更快地完成工程項目,因此漸漸提高了對工期的要求,這也就隨之導致要求混凝土具有越來越高的早期強度。為了實現(xiàn)早期強度,用水量不能太高,因此只能將水泥做得更細。1970年美國的ASTM Type I 波特蘭水泥中C3S含量提升到50%,使得細度達到了300m2/kg,這對混凝土的性能影響巨大,1945年,0.47水灰比已經(jīng)可以達到28d強度31MPa。
由于混凝土橋面板具有所處環(huán)境惡劣的特點,經(jīng)常受到融雪劑、干濕循環(huán)、凍融循環(huán)、冷熱循環(huán)等作用的共同影響,因此可視為對混凝土的加速試驗,在耐久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987年,美國 U.S. National Materials Advisory Board開展了一項調查,關注建于1940年后的橋面板。結果為,253000座橋面板正在劣化過程中,一些壽命不到20年,且以35000座每年的速度增長。
負責調研的Krauss 和 Rogalla根據(jù)調查結果,得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結論:由于美國1970年中期后集中發(fā)生的橋面破壞案例,與1974年AASHTO 規(guī)范修改有著時間上的重合,因此認為規(guī)范的修改錯誤,是導致這些破壞的主要原因。
在1931~1973這40多年里,AASHTO規(guī)范規(guī)定橋面板混凝土28天平均強度達到20.7MPa,最大水灰比0.53。這種混凝土被指出是低彈性模量,高早期徐變,容易發(fā)生溫度和干縮裂縫。考慮到橋面板的特殊性,AASHTO希望加強抗?jié)B透性。因此1974年規(guī)定最大水灰比0.445,最小水泥用量362kg/m3,28d強度達到30MPa。這似乎是倡導使用更小的水灰比,但這樣反倒使得混凝土耐久性反而差。
Krauss 和 Rogalla還提到,混凝土強度的提高,除了配合比的因素以外,就是水泥的影響,對于強度不同的水泥,除了細度和C3S含量,其他幾乎沒有區(qū)別。
1980后,減水劑蓬勃發(fā)展,可以使混凝土有更低的水灰比和更好的工作性能。特征為28d強度達到50~80MPa、低滲透性的高性能混凝土隨之出現(xiàn)。然而,1996年Krauss 和Rogalla再次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美國和加拿大的200000新建橋梁,超過100000混凝土橋面板建設不久后就發(fā)現(xiàn)裂縫。Krauss 和 Rogalla指出,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在早期達到很高的強度和彈性模量,但這樣一來就減少了其徐變潛力,使混凝土變得更脆,因而容易產(chǎn)生裂縫。
Virginia, Kansas,Texas, and Colorado的現(xiàn)場勘察結果也證明了Krauss和Rogalla的結論。1974年,弗吉尼亞大量報道橋面裂縫時,也是對強度要求從3000增長到4000 lb/in2的時候。相似地,1995年堪薩斯州29座橋梁出現(xiàn)裂縫,也是對強度要求在44MPa的時候,在丹佛,高強混凝土還沒施工完成就裂了。裂縫的原因是因為采用了較高的水泥用量(水灰比=0.31)以及快速水化反應的Type II 水泥,導致了熱收縮+自收縮,細度391m2/kg, C3A-plus-C3S含量占到72%。
面對問題如何解決?
P.K.Mehta教授總結了過去近一個世紀的經(jīng)驗,指出了水泥細度的變化給混凝土性能帶來的巨大影響。如今的高性能混凝土(HPC)具有水泥用量大,早期強度高的特點。這樣由于更高的熱收縮、干縮、彈性模量,導致裂縫容易產(chǎn)生。規(guī)范中對于強度的要求過高,容易導致耐久性問題。
實驗室得到的混凝土耐久性試驗數(shù)據(jù),由于存在試件尺寸、邊界以及受力條件與實際結構相差較大,導致其可靠性不是很高。
因此,P.K.Mehta教授建議首先在規(guī)范方面,應該強調若結構有耐久性要求,混凝土配合比需要以耐久性要求為準。且水泥用量不宜過大,單位用水量不宜過大,還可以添加礦粉、粉煤灰等礦物添加劑,來降低水化熱、強度、早期彈性模量。這是為什么當摻入礦物外加劑(如50%粉煤灰)的混凝土在控制裂縫和保持較好抗?jié)B性上做的較好。
需要注意的是,在現(xiàn)有材料和施工方法條件下,建造質量好,強度高,耐久性也好的建筑簡直是神話——因為現(xiàn)代工業(yè)要求施工進度,快速施工下注定對耐久性的考量無法周全。我們目前使用的建筑材料、快速施工方法,都是20世紀之后才有的,這些都是新問題,也都是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提高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必須從材料選擇、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施工方法等多方面一同努力才可能最終解決。
編輯:余婷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