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鏈的故事——訪國寶機械公司董事長林育德
一波三折的鏈條革新
1988年,臺灣剛剛開放對大陸的禁令,普通民眾可以到大陸來探親訪友。林育德也借機到大陸來考察。之前他已在臺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了近二十年,對水泥生產的工藝流程和設備管理都非常熟悉。當時大陸的水泥廠絕大部分還都是立窯企業(yè),只有很少一些濕法回轉窯生產線。而在臺灣,新型干法生產線已經占主導地位,技術差距不小。在考察了幾個地方的水泥廠之后,他就萌發(fā)了在大陸投資建設水泥廠的念頭。經過多次的考察、洽談之后,初步打算和杭州的一家水泥企業(yè)合資建設一條日產1000噸的帶四級預熱器的干法回轉窯生產線。說到這里,已經七十多歲的林育德陷入到深深的回憶中:如果能夠建起來的話,那么新型干法水泥的歷史將要改寫,甚至海螺的老大地位也可能會改變。然而,由于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和歷史原因,這個合資計劃沒能實現(xiàn),新型干法生產線的投資就此夭折了。
雖然建設水泥廠的計劃落空,但林育德并沒有就此放棄投資。在考察水泥廠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使用的輸送鏈基本上都是用環(huán)鏈,幾乎沒有用板鏈的。環(huán)鏈的磨損率比較高,經常斷鏈,不如板鏈穩(wěn)定可靠。大陸有這么高的水泥產量,這么多的水泥廠,一旦更新?lián)Q代,市場空間將不可估量。于是,他又開始從頭張羅,和當時的杭州冶金機械廠合資,成立杭羅機械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板鏈式的輸送設備。在當時的情況下,為了能夠在大陸開展投資,避免其他麻煩,他不敢用真名,而是用了另外一個名字,并注冊一個新公司作為投資主體。
1989年4月,杭羅公司終于掛牌成立了。這可以說是杭州市的第一家合資企業(yè)。然而,這個第一并沒有帶來一帆風順,雙方很多觀念、想法都不同,處處需要摸索、溝通、磨合。在臺灣已經成熟的產品,在這里還是一片空白,還要從頭開始進行。當時開發(fā)的第一個產品是FU200型鏈運機,和日本是一樣的規(guī)格,比原來的鉸刀式螺運機更加節(jié)能,維修率低,又環(huán)保,可以節(jié)電40%-60%。然而,在已經有現(xiàn)成的經驗下,由于種種原因,圖紙還是花了七、八個月才完成。做樣機又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為了推廣新產品,杭羅公司將樣機免費提供給一家水泥廠試用,然而第一個吃螃蟹也是需要勇氣的,那家水泥廠放了半年,還是不敢用。一時間,杭羅陷入了困境,一成立就接連虧損了三年。
就在這時,轉機突然降臨。1992年,杭州的筧橋機場跑道需要大翻修,但是因為時間非常緊,只有使用散裝水泥進行現(xiàn)場攪拌混凝土,當時用了許多散裝罐裝水泥,需要很多搬運工人推著車一趟趟來回跑,途中掉落很多,還搞的到處都是灰,環(huán)境又差,效率又低,要想按時完成工程有難度,散裝辦的工作人員蔣爾忠非常著急,就找到了林育德,希望他能想想辦法能加快進度。林育德在看過現(xiàn)場之后,就欣然答應了,只是要求組織杭州市的水泥企業(yè)都來參觀。于是,施工現(xiàn)場變成了新產品的推廣會。散裝水泥直接通過輸送設備傳送過去,既加快了速度,又大大減少了粉塵污染。產品由此一炮打響。當年,杭羅公司就扭虧為盈。
接下來的幾年里,公司的發(fā)展越來越順利。1993-1995年的銷售額有2億多,稅利達5000多萬。并陸續(xù)開發(fā)了FU、NE、NSE、DS等系列輸送設備,申請了國家專利。在1000多家水泥廠、電廠、鋼鐵廠得到了應用。然而,仿效、跟風的產品也開始出現(xiàn)了,市面上有了被出售的產品圖紙。林育德給我們看了一本寄給他的機械圖紙郵購廣告,杭羅公司的產品圖紙赫然列在其中,令人哭笑不得。
為了擴大生產,加快發(fā)展,林育德后來又獨資成立了國寶機械公司,專業(yè)生產輸送設備。為了能夠保證產品的品質,材料選用合金鋼,零部件都是自己加工,沒有外協(xié),并對主軸等重要部件進行探傷試驗,通過試驗之后再進行精加工,以保證產品在3年內可以安心使用?!敖档推焚|的事情我是不干的!”他堅定的表示:“賺錢不是我最重要的目的!”的確,他在臺灣還有更大規(guī)模的產業(yè),杭州的產業(yè)僅僅是一部分。但他還是沒有放棄國寶公司,放棄掉輸送設備的研制?,F(xiàn)在這些輸送設備已經在各地水泥廠的一萬多臺設備上得到應用。然而他并不滿足,還想開發(fā)新的產品。在參觀廠房的時候,他還興致勃勃地向我們介紹了新的全封閉的輸送設備,這樣可以避免輸送過程中的粉塵外泄。并表示,他的產品還在向大型化方向發(fā)展。
回顧浙江水泥輸送設備的發(fā)展過程,從過去的輸送設備輸入地,逐步發(fā)展為輸出地,不能不提到杭羅公司和它背后的故事。
為輸送設備正名
按水泥設備通常的分法,窯、磨之類的大設備是主機,其他的設備均為輔機。然而,對輸送設備有很深感情的林育德覺得這樣的稱呼不夠準確:輔機,顧名思義,是不重要的,起輔助作用。但是,如果沒有輸送設備,水泥生產中的大量原物料又怎么能夠順利送到窯和磨機里呢?并且,水泥企業(yè)還容易形成一個誤區(qū),既然不重要,那么便宜就好了,對輸送設備的品質并不重視。
殊不知,這樣對生產線的運轉率產生了影響。以日產2000噸的生產線為例,停產一天,就至少損失40萬(假設每噸水泥為200元),而質量好的輸送設備和差的也不過就相差幾萬的樣子,在買設備時是省下了一點費用,但日后的損失更大,反而得不償失?,F(xiàn)在很多水泥企業(yè)的生產線運轉率并不高,只有300天的樣子,有的連300天都不到。而江西一家臺灣投資的水泥廠的生產運轉率可以達到330多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區(qū)別就在于很多企業(yè)只重視主機,花高額費用進口國外設備,而在輔機設備上不夠重視,結果因為一個小環(huán)節(jié)出問題,就被迫停機。如果能加強設備管理,將運轉率提高到330天以上的話,那產生的效益將更加可觀。
所以,林育德一直向中國水泥網強調,水泥輸送設備應該脫去輔機的外衣,為其正名。并希望通過我們,讓水泥企業(yè)對輸送設備有更清楚的認識。特別是在目前行業(yè)不景氣,苦苦挖掘企業(yè)潛力的時候,別忘記檢查生產線輸送設備的質量!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hangm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